泉州市“农民创富”连续18年全省第二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4-11-14 23:30:05

泉州市“农民创富”连续18年全省第二

——“乡村振兴泉州观察团”走进镇村一线观察强村富民的农民创富泉州实践

泉州市“农民创富”连续18年全省第二

在石狮,西偏村盘活低效用地改建体育馆,泉州全省预计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约220万元;在安溪,市连曾经的续年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黄岭村,深耕茶产业配套发展多元特产业,农民创富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……放眼泉州广袤乡村,泉州全省一个个村强民富的市连乡村正在崛起。

近年来,续年泉州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和“和美海丝侨乡”建设,农民创富不断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,泉州全省各地依托资源优势,市连通过产业拉动、续年就业带动、农民创富政策撬动、泉州全省金融促动,市连不断增强村集体自我“造血”功能,呈现出万千乡村各展其长共富共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。2023年,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96元,连续18年位居全省第二。

盘活资源

打造百万村财产业带

近段时间来,石狮市永宁镇西偏村的宝盖山体育馆成了当地新晋“网红点”。昔日荒地今成依山傍水的体育馆,西偏村的村民乐见其成,“家门口实现健身自由,又增加村集体收入”。作为西偏村的乡村振兴发展项目之一,西偏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龚英雄介绍,项目采用“镇级国企+村集体+金融机构+第三方专业运营”合作创收机制,引进体育场馆运营商和培训机构运营,投用后预计每年可以增加村财收入约220万元。

“共同富裕,不是简单的一句话。”龚英雄介绍,近年来,西偏村按照“一村一策”发展思路,立足毗邻宝盖山4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,先后规划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、林下生态研学园、游乐园、星域营地等项目,短短几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倍,突破了百万元,“这些村集体经济收入80%分给了村民,10%分给了在外乡亲,还有10%用于解决民生大小问题。”

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,也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。近年来,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,按照“县域统筹、以城带乡、城乡融合、一体推进”的思路,以“强村富民、塑形铸魂”为方向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推广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、跨村联建、“飞地抱团”“众筹共建”等经验做法,组建强村公司发展乡村共富项目,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

念好“农业经”

村企民合作实现共同富裕

对于共同富裕这个时代命题,安溪县尚卿乡黄岭村通过念好“农业经”交上了另一份满意答卷。

曾经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,通过美丽乡村建设,引进誉丰国心茶业有限公司,建设国心绿谷茶庄园,深耕茶产业,配套发展多元特色农业,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,不断增强村级集体“造血”功能。不仅如此,黄岭村按照每股350元、“人人有份”的约定鼓励,发动引导村民参与村域产业建设,“变农民为股东”“变输血为造血”。去年年底,黄岭村依托强村公司,拿出64250元资金作为分红,通过银行转账形式发放至村民手中,让大伙共享发展红利。

让农民“腰包”鼓起来,是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重要尺度。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心任务,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

近年来,全市累计培育5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推广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等联农带农经营模式,带动农户达83.68万户。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约2.5万人次,组织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10万人次以上。支持“互联网+农业”、农村电商直播、庭院经济等乡村新业态,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。推广“乡村振兴贷”等特色金融产品,创新“生猪价格期货”、农作物气象巨灾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,满足农民适度规模经营融资需求,降低经营风险。

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,实现脱贫人口务工2.55万人就业稳定,未发生返贫致贫现象。今年以来,下达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资金2942.5万元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生产、劳务等居间服务。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卢艳婷)

顶: 69踩: 54682